以产业发展促农民增收 北京大兴打造乡村振兴“龙头样板”
时间:2022-09-14 作者:佚名 来源:北京市农村农业局
在北京大兴区礼贤镇有一个远近闻名的村子:龙头村。该村位于礼贤镇中部北端,距北京大兴国际机场8.8公里,村庄周边有大量休闲观光景点,区位优势明显,交通条件便利,自然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底蕴浓厚,民俗手工艺特色鲜明。凭借独特的优势,龙头村稳步推进乡村振兴建设行动,打造了村庄美、农民富、产业兴、人和谐的乡村振兴“龙头样板”。
8月12日,由光明网、北京市大兴区融媒体中心举办的第二届“我眼中的大兴”京津冀媒体大兴行采访团走访大兴区礼贤镇龙头村,探寻乡村振兴“龙头样板”背后的秘密。
借助文化“软实力”打造转型升级“硬支撑”
龙头村始建于明朝,村北原来有一道由永定河泛滥淤积而成,占地十余亩、高四五米的沙岗,横卧如龙,人称“龙身”,后来在沙岗前建了一座庙,庙前有两个泉眼,如同“龙眼”,由此得村名“龙头”。悠久的历史赋予了龙头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传承传统文化的历史责任。
龙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宗永介绍乡情村史馆。
礼贤镇龙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刘宗永介绍,为了记录改革历史,弘扬传统文化,传承红色精神,龙头村修建了乡情村史馆和红色教育长廊,修缮了革命烈士陵墓,形成了龙头红色文化教育展示带。村内建有60余米文化墙和街道两侧30余块宣传展板的文化宣传阵地,学校及周边设立“三字经”“千字文”漫画宣传栏,宣传“礼义廉耻”、勤勉思想、处世哲理、严谨精神、人文风习等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同时,村里有组建的合唱队、舞蹈队等文艺团体,其中龙头村高跷队多次代表大兴区参加市级比赛。如今龙头村高跷队早已成为一张崭新的文化品牌,在传承非遗的同时,彰显着大兴区独有的文化魅力。
近年来,在村党支部带领下,龙头村坚持深挖历史资源,弘扬传统文化,紧抓美丽乡村建设和新机场发展机遇,将“龙头”文化融入村庄发展整体规划,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使古村落焕发出传统文化与现代风尚相融合的勃勃生机。本着建管并重的原则,龙头村通过借助文化“软实力”优势为村庄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硬支撑”。
多措并举“促增收” 让农民群众腰包“鼓起来”
龙头村在“硬支撑”和“软实力”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第三产业,多措并举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刘宗永说:“龙头村探索‘美丽乡村+民宿’产业模式,深挖民俗文化内涵,形成了民俗接待、田园观光、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美丽乡村民俗旅游产业,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增添了新的动力。”
龙头村特色民宿。
龙头村民宿的前身是村庄的闲置农用房屋。刘宗永介绍,根据礼贤镇发展需求,龙头村在原有房屋基础上,按照院落自身的不同特点进行集中改造,打造了一批特色精品民宿。“民宿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以家庭、亲子为主的休闲游客,最重要的核心体现在文化和服务上,要让客人有回家的感觉。”刘宗永告诉记者。
龙头村村民在灯笼厂制作灯笼。
乡村振兴离不开产业的支撑。除了特色民宿,龙头村还扶持了传统灯笼产业。“乡村振兴,文化振兴是关键,我们村有上百年的历史,听村里的老人说,在明清年间我们做的灯笼很是有名,于是我们就想着怎么‘复活’300多年的灯笼制作传统。”刘宗永笑着说。
龙头村灯笼厂建起来之后,为村民就业拓展了新渠道,在灯笼制作中将具有民族色彩的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相结合,目前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促进了村内劳动力的就业,村民经济收入稳步提升。
刘宗永介绍,遵循大力发展特色文化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村内还因地制宜发展了特色采摘产业,建成百亩富硒生态园,探索实行“租种一分田”和“共享农场主”农业经营管理新模式,与乡村旅游、民宿经济协同发展,带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发展壮大,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如今的龙头村,房舍错落有致、街道绿树成荫、乡村美丽宜居、产业发展壮大,已经成为新时代大兴区推进乡村振兴的“龙头样板”。刘宗永希望未来可以通过更多的方式,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返乡,为龙头村的发展贡献力量。
原文链接:http://nyncj.beijing.gov.cn/nyj/zwgk/zygz/nmzs/325897964/index.html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最新信息
- 2022-09-14以练促学,以赛赋能——太湖...
- 2022-09-14你好,“蓝”朋友!滆湖渔政...
- 2022-09-14辞旧迎新促团结 滆有智慧...
- 2022-09-14江苏渔港监督局开展海洋渔业...
- 2022-09-14滆湖开展安全隐患大排查暨冬...
- 2022-09-14省渔业执法监督中心开展海洋...
- 2022-09-14太湖渔管办开展年度固定资产...
- 2022-09-14太湖渔管办专题调研禁渔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