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农贸市场在线网!

  • 当前所在: 首页 > 意见征求 > 正文

    重庆荆竹村何以上榜乡村旅游特色品牌“百强村”

    时间:2024-12-09   作者:佚名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  

      

      前不久,在浙江湖州举行的2024潞村论坛上,世界乡村旅游理事会发布了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特色品牌“百强村”名单。

      在这份名单中,重庆共有3个村上榜,其中武隆区仙女山街道荆竹村榜上有名。

      荆竹村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过去地块破碎、土壤贫瘠,石漠化严重,农业生产条件较差。

      近年来,荆竹村引进“归原小镇”文旅项目,发展起40余家农家乐,建成悬崖餐厅、荆竹古道等40余处景点,旅游产业带动200余名村民就业。

      从传统农业到现代休闲农业

      “荆竹这个山旮旯,红苕洋芋苞谷粑。要想吃上大米饭,除非媳妇生娃娃。有女莫嫁高山郎,贫穷难行愁断肠……”

      这是荆竹村当地老人们口中的顺口溜,生动反映出这个山村过去的贫困。

      荆竹村海拔在800米至1300米之间,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以前,荆竹村地块破碎,土地贫瘠,石漠化严重,农业生产条件差,主要种植“三大坨”(即土豆、玉米、红薯),几乎“户户都贫困,家家无余粮”。

      后来,村里又种植烤烟,导致土地板结,土壤更为贫瘠。

      转机发生在2012年。这一年,当地政府把村里的泥石路改造成沥青路,结束了荆竹村“晴通雨阻”的窘境。同年,土壤专家、市级科技特派员胡蕾进驻荆竹村,发展起高山水果。

      “这里是高山环境,空气好、无污染。如果选择种植适宜的农产品,品质肯定上乘。”胡蕾介绍。

      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她带领村民发展高山水果,经多年试种栽培筛选,蓝莓、葡萄、李子、樱桃、梨、桃等多种水果种植成功,建成了“寻梦园”高山水果扶贫示范园,开启了荆竹村现代休闲农业之路。

      与此同时,村里还成立了“武隆区青年创新创业基地”,通过乡村采摘、农事体验等农旅融合方式,打造了山地特色果蔬采摘基地约3000亩。

      此外,荆竹村还打造了“葡萄仙坛”“仙家菜圃”等10多个高山特色产业园,逐步迈入集采摘、观光、休闲、科教、培训等于一体的现代休闲农业发展阶段。

      从此,荆竹村告别了传统农业,找到现代休闲农业的发展新方向。

      成为世界“最佳旅游乡村”

      2015年,仙女山成功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荆竹村也“背靠大树好乘凉”,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这一年,一位名叫范鲁峰的企业家走进了荆竹村。看着远山与晚霞相映,飞鸟散入深林,老农荷锄而归,孩童光着脚丫跑过田埂,以及森林、草场、天坑、峡谷、山峦、峭壁等景色,范鲁峰心想,他要为城市人打造一个田园梦。

      经过策划,归原小镇项目随之在荆竹村落地。

      仙女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归原小镇采取“旅游景区+田园综合体+特色小镇+美丽乡村建设”的全新融合模式进行开发,引入现代创意再造公共文化空间,保留原建筑石墙、灰瓦、木窗等元素,在旁边新建以夯土、玻璃、钢构为材料的现代空间,让当代设计融入古村落,形成新与旧的碰撞,既保护了原有的文化价值与乡土温情,又满足了现实生活需求。

      同时,荆竹村集中规划建设了30家中高端民宿,引进好院子、雪漫山、慢屋、等风山居、观梦等精品民宿,建成民宿聚落。这也是重庆首个民宿聚落。

      荆竹村还利用当地的老房子改造网红打卡地。比如,无有图书馆就是利用以前的烤烟房改造而来,在保留原有烤烟房的基础上,借助木瓦砖石与玻璃钢材,展现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吸引八方游客打卡拍照。

      2019年,荆竹村获评全国首批乡村旅游重点村。2022年,荆竹村获评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案例,并在年底入选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名单。

      融合农文旅,壮大乡村旅游产业

      荆竹村乡村旅游得到不断发展壮大,与武隆旅游大环境密不可分。

      2007年,武隆喀斯特申请世界自然遗产成功,掀起了武隆旅游“二次创业”,成为全国重要旅游目的地;2022年,武隆强力推进以国际化为引领的旅游“三次创业”。

      “荆竹村乡村旅游大发展,恰好处于武隆旅游‘二次创业’‘三次创业’期,充分共享了发展红利。”仙女山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尤其是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的成功打造,夏季高峰时有30万人在山上避暑,为跟度假区错位发展的荆竹村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在荆竹村,乡村旅游从起步时就坚持按照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

      荆竹村十分重视对民俗文化的保护,原汁原味地留住农耕文化。村里建立了非遗文化传习所,对乡村非遗、民俗、乡村艺术进行保护和传承;对蜡染、竹编、木叶吹奏、棕编制作、土陶传统制作、豆腐干传统制作等进行现场展示,让游客零距离感受乡村特色文化的魅力。

      村民冉茂书本是一位篾匠,现在成了武隆区级竹编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游客很喜欢我编的东西,每天的活路都做不完。”他说。

      村民李成凤则把以前售价不高的农特产品重新设计包装,做成了“小而美”的伴手礼包,并打造了“武隆山礼”原创品牌,成为了网红产品。

      数据显示,今年1至10月,荆竹村接待游客超过50万人次,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5000元。

      武隆区文化旅游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谋划旅游研学、户外体验、农旅观光、亲子研学等创新旅居模式,让荆竹村的乡村生活更加吸引人。


    原文链接:http://www.moa.gov.cn/xw/qg/202412/t20241206_6467592.htm
    [免责声明] 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